與其努力理解他人感受、表達自己感受,
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更實在,
畢竟我們無法期待,
每個人都有同理他人的能力,
但管理好情緒,比較能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當父母平心靜氣,
孩子也會學習用平心靜氣的方式回應父母。
我們可以提醒自己,
不需要去承擔孩子或其他家族成員的情緒。
雖然是一家人,
但都是獨立的個體,
孩子需要發展自己消化情緒的能力,
父母握有是否要安撫對方情緒的選擇權,
而非不假思索就去拯救對方。
同時,
父母應該依照原則行事,
在一個有界線的家庭中,
孩子才會有安全感,
知道這個家是穩固可靠的。
孩子透過父母的示範,
學會尊重自己的界線,
也尊重他人的界線。
愛,
並不是你泥中有我,我泥中有你;
你要為我的情緒負責,我也要為你的情緒負責。
愛,
是在與對方產生連結、關係親密的同時,
仍有能力區隔自我與他人。
一個人付出愛的能力,根基於愛自己的能力;
尊重孩子,從尊重自己開始。
是時候將焦點從孩子身上,
轉回到自己身上,與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。
.
摘錄自《#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》
作者:陳雪如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各位朋友,晚安:
我們文化中的家庭常常界線不清,父母為了孩子失去自我,也期許孩子不要有獨立的自我。所以我們要學習界線,跟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,是一個為自己負責任的開始。
有些父母經過學習,從孩子鬧脾氣就開始慌亂煩躁,到慢慢能給孩子空間,冷靜看待孩子的情緒表達,最後展現傾聽同理的功力,順著情緒連結彼此。陪伴父母走過這條路,看到父母的成長,我也受到激勵。
倒過來說,當父母不知道怎麼樣好好跟自己的情緒相處,反而容易不斷要求孩子,要透過孩子的順從來安撫自己。把自己的情緒與遺憾,甚至包括在婚姻中的挫折,都變成孩子的責任,這常常讓孩子不知所措。
這篇摘文是這系列最後一篇了,雖然這本書的重點是講青少年,但顯然可以應用在不同年齡層與情境。作者本身也出過職場溝通的書,她的專業相當多元,又是公司創辦人,經營個人品牌非常成功,成就斐然。
祝願您,能愛得有智慧,情感才不會輕易脫軌!
.
歡迎參與贈書活動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posts/290705709084632
.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》
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,看懂青少年憂鬱、難相處、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84880
3/14(日)14:00 #新書分享會 免費報名中
>>https://cplink.co/rVE6fOjL
校園心理師跟你面對面,聊聊孩子不為人知的另一面
📍台北📍台中📍高雄,僅此三場!
立即免費報名
>>https://reurl.cc/OXMq03
親子天下
@陳雪如Ashley心理師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shleyPsychologist/
.
贈書直播_情緒覺察與同理,是一個人幸福的關鍵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44356153061/videos/234424651487504
.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